对于婴儿来说,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。母乳不但含有配方奶难以超越的有益成分,母乳喂养的亲密接触给妈妈和宝宝带来的好处,也是配方奶喂养不能替代的。

但在妈妈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时,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了。

配方奶粉中添加成分 目前市场上的配方奶粉中,基本成分都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,属于婴儿成长发育的必须成分,包括:

主要营养素

蛋白质、脂肪(亚油酸,α-亚麻酸等)、碳水化合物;

维生素 A B C D E、叶酸等;

矿物质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(钠、钾、钙、铁、锌、硒、镁、碘等)。

可选添加成分

DHA、AA、胆碱、肌醇、核苷酸、牛磺酸等。

这些都会在奶粉产品背面「营养成分表」中标明,一般来说,合格的婴儿配方奶粉的成分差别不大。

接下来我们看看配方奶粉中比较热门的几个话题。

需要关注的「可选添加成分」 1. DHA 和 ARA:

DHA, 即二十二碳六烯酸,可由人体经 α-亚麻酸代谢合成;

ARA,即二十碳四烯酸(花生四烯酸,也称 AA), 可由人体经亚油酸代谢合成。

关于 DHA 和 ARA 的健康作用,科学界已有共识, DHA 和 ARA 对婴幼儿脑部和视力的发育有帮助。

现在市售的婴儿配方奶中一般都添加了 DHA 和 ARA,母乳喂养的妈妈通过均衡的膳食也能提高母乳中 DHA 和 ARA 的含量。

在我国 2015 年 7 月开始实施的《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规范》中规定:

DHA ≥ 0.2% 总脂肪酸含量时,方可在标签上声明含有 DHA;

在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(主要指 6~12 个月的婴儿配方奶)DHA ≥ 0.3% 总脂肪酸含量时,方可进行功能声明(即有助于婴儿视力的发育)。

所以在大家在选择奶粉时,可以用营养成分标签上 DHA 量除以脂肪含量进行简单的计算,就能大致知道 DHA 加得是否足够。

2. OPO

但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,配方奶粉中添加的棕榈油中,「P」的位置(也就是棕榈酸所在的位置)和母乳中的不一样,可以简单地表示成「POP」,表示棕榈酸结合在甘油三酯的两端, 容易形成难以吸收的「钙皂」,这样既影响棕榈酸和钙的吸收,又容易使婴儿的粪便变得干硬,严重者会造成便秘。

这一情况促成了 OPO 的诞生,其中的「P」结合在甘油三酯中间的位置,和母乳中常见的情况相同。之后的相关研究也证实,添加一定含量 OPO 的配方奶粉相较普通配方奶粉能促进脂肪酸和钙的消化吸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权威研究验证过的配方中 β棕榈酸占比约为 44.5%~73.9% 。选择产品时不但要看加没加 OPO,更重要的是看到底加了多少 OPO,比例够不够。

3. 益生菌和益生元

益生菌

益生菌是指能够对宝宝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,目前国家批准能在婴儿配方奶粉中使用的益生菌菌株有七个,分别是:

嗜酸乳杆菌

动物双歧杆菌

两种菌株的乳酸双歧杆菌

两种菌株的鼠李糖乳杆菌

罗伊乳杆菌

益生菌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能发挥作用,并且为保持其活性,对配方奶粉的制备工艺和保存条件均有一定要求。

益生元

益生元简单来讲就是「有益菌」的「食物」,它能帮助有益菌生长,从而改善肠道环境,有益身体健康。目前市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较常添加的益生元是低聚半乳糖、多聚果糖、低聚果糖、聚葡萄糖等。

新生儿从出生时肠道无菌状态到后来菌群的定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受到分娩方式、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,诸多研究已验证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婴幼儿消化、免疫、代谢等均有积极作用。

母乳中含有菌群和寡聚糖,母乳喂养能很好地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形成。配方奶粉中添加益生菌与益生元,是希望从成分和功能上能更接近母乳。

不同益生元和益生菌的功能不尽相同,但使用在婴幼儿奶粉中的一般都有比较基本的功能,就是让宝宝排便通畅。 但并非所有益生菌和益生元都有充分的临床研究支持,而且很难判断奶粉中的含量是否达到临床研究论证的水平。

比较简单的辨别方法,便是从产品标签或者品牌官方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